江苏民政网 媒体关注 【中国社会报】扬州市:生态葬 梨花风起正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在湖畔、杨柳、乌桕、绿茵环抱处,8位逝者家属手捧可降解骨灰坛,在礼仪护卫队的陪伴下,缓缓步入生态葬区。随后,在简朴而庄重的仪式中,骨灰坛轻轻地掩埋在草坪下。没有墓碑,只有AR虚化的蝴蝶在大屏上翩翩舞动,飞翔在一片乌桕林和盛开的鲜花中……樱花烂漫、乌桕参天,草坪上的800盆本土植物瓜叶菊摆成梅花的形状,寄托着哀思,也延续着生命。

这是日前发生在江苏扬州墓园,扬州第五届生态葬首批集中安放仪式现场的一幕。

葬礼则一改传统葬制沉闷的气息,音乐低回,更显优雅从容。“肯定是很好的。首先,我父亲在生前留下了美好愿望,他不需要举行什么仪式。对他来说,这是很好的告慰!”

“我觉得比较环保,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总要归于生态。”参加生态葬的家属们如释重负地说。

据了解,生态葬是指对逝者骨灰进行降解或撒散的安葬方式,有树葬、花葬、海葬等多种形式,具有低碳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本次采用了花葬,使用的可降解骨灰坛将在一个月内被土壤分解。从2018年起,扬州墓园已连续五年举行大型公益生态葬集中安放活动,共为152位逝者完成生态安葬。

“传统风俗讲究入土为安、凭吊有物,对这一文化习惯,生态葬应予以尊重和延续。”扬州墓园办公室主任田劲禾说,“如果说乌桕林中生态葬是电子化、虚拟的,在一座形似公交站台的‘人生驿站’通过AR祭扫,在叠石泉水旁的生态葬区,则对传统和现代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可以留下姓名。”

一面长长的晶莹剔透的玻璃砖砌成的长墙,仿佛把生死两个世界进行了分割。长达百米的垂直绿化带贯穿整个生态葬区,让人顿觉时空的穿越。镌刻在铜牌上的逝者姓名,则给人留下了最直观、最真实的记忆。

2024-11-06 16:56 点击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