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历史 游南京】王敦病死,王含醉生梦死(下)
因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前后相继的帝国曾经在这里建都,所以南京历来有六朝古都之称。
《长江岸边说六朝》
(东晋)
王敦病死(下)
播音:江苏健康广播 郭郭
南京外国语学校 庄子青
王敦此次已经下定决心废黜司马绍,另立的傀儡皇帝也想好了。就是司马睿的第三个儿子司马冲。为什么要立他,并不是王敦心血来潮,而是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如同推开皇宫里的一间密室,里面虽然落满了灰尘,却曲曲折折,一直通往西晋。这条幽静漫长的小路,叙述着一段如烟的往事。
西晋末“八王之乱”,烽烟四起,一个个野心勃勃的男人们相互杀戮,血流成河。在尸骨遍野的洛阳城,经过无数次的变幻,终于竖起了最后一面旗帜:东海王司马越。
王含、王应父子愁容相对,往哪里逃呢?
当时王家的地方大员有荆州刺史王舒、江州刺史王彬。王含主张投靠王舒,王应则劝王含投靠王彬。
王含很疑惑,问:王敦活着的时候,王彬就一直反对他,几次当面顶撞,还差点被杀,我们去不是送死吗?
王应说:这正是我们投奔王彬的原因。王敦权倾天下,王彬敢和他作对,说明他能顶住压力,不会向其他人屈服。现在我们落难了,他一定会同情我们,也不会屈服朝廷的压力。而王舒一向遵从法度,现在肯定心向朝廷,不会帮我们的。
王含不听,带王应逃往荆州。王舒听到消息后,派人把他们推入江中,当场淹死,首级送往建康。王彬也听说他们要来,暗中准备了船只迎接。知道他们被杀后,无比遗憾。
钱凤跑到庐州,投奔以前的好朋友周光。周光挥刀把他杀死,得到了五千户的奖励。
沈充奔回老家吴兴,慌不择路,到处绕道,竟迷了路,跑到了原来的旧将吴儒的家中。吴儒脸上笑眯眯的,对他相当客气。一直带他到里面的房间,开心地说:今天我要得三千户侯了。
沈充才知道上当,流着泪说:你如果讲义气救了我,我一定厚报;你如果为了利杀我,你将来一定会被灭族。
吴儒不听,杀死沈充,尸首送到建康。
沈充有个儿子叫沈劲,也被通缉,被同乡藏了起来,死里逃生。沈劲长大后,为报父仇,灭了吴儒一族。
沈劲为父亲谋反深感耻辱,一生总想洗刷污名。后来与北方鲜卑人作战中被俘,坚决不降,壮烈被杀。他在《晋史》中被列入《忠义传》。
对王敦,司马绍恨之入骨,命令人扒开了他的坟墓。把王敦的衣冠全部烧毁,尸体拉出来,让他跪在地上,斩首示众。然后把王敦和沈充的头颅悬挂在朱雀桥南。
郗鉴对司马绍上书说:过去朝廷对王莽、董卓这些逆贼,都允许家族私下埋葬。我认为还是允许王家收尸。
司马绍听从了他的建议,听任王家把王敦尸首重新埋葬。钱凤的母亲已经80岁,也免于处罚。
该死的都死了,司马绍接着收拾活着的人。
第一是王舒,因为杀了王含、王应,属于功臣。但终究是王家的人,而且又在荆州,司马绍当然不放心。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军区大调整。
陶侃原任广州刺史,明帝调他任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都督荆州、湘州、雍州、梁州四州诸军事,准备让王舒任广州刺史,发配到南方去。
王舒心里不爽,和朝廷讨价还价,说自己有病,不肯上任。经王导周旋,改任王舒为都督湘州诸军事、湘州刺史,而让原来的湘州刺史刘顗去了广州。
从此王舒再无大的作为。
第二是王彬。王彬反王敦天下皆知,所以也不能杀他。但在江州也让人不放心,于是征召王彬到建康,任他为没有实权的光禄勋,又转为度支尚书,一个管后勤、出力不讨好的职务。任命亲信应詹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诸军事。
其他王家的人基本都被拿了下来。
最后一个人是王导,由于他立场坚定,作为投诚早的先进代表,不仅没有受罚,还加官晋爵。明帝封王导始兴郡公,食邑三千户,赐绢九千匹,进位太保。又加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殊礼遇,地位已和当年曹操相似。
王导知道王家处于风口浪尖,全部推辞不接受。
其他的人都论功行赏。丹阳尹温峤、尚书卞壸,中书监庾亮、奋武将军苏峻等都被封公。尚书令郗鉴、护军将军应詹等人封侯。
此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次,司马绍召见王导和温峤,问:你们认为西晋兴亡原因是什么?
温峤还没有回答。王导说:温峤年龄小还不清楚,我给陛下说说。
王导详细叙述了一长串故事,内容是司马懿创业之初,是如何诛杀名族、拉帮结派的;司马昭的末年,如何诛杀曹氏贵族的。
晋明帝听得冷汗直冒,非常吃惊,说:如果真像你说的,国家怎么能长久呢?
王导知道温峤一心为国,只会说西晋亡的真实原因:那就是空谈误国、诸王争权等。
所以王导赶紧抢在前头,抓住了这次机会。他的这一番话是有深意的,那就是:西晋为什么灭亡,是因为创立者大开杀戒留下的祸根。
实际就是暗示司马绍对王敦党羽还是放过一马吧,如果杀的人太多,国家不稳定啊。司马绍从此“收手”,全国血雨腥风的大追捕才告一段落。
后来有人上书,要杀王彬等人,遭到司马绍拒绝。
晋明帝是个英明的皇帝,他在位时,能明辨是非,虚心纳谏;反对清谈,重用实干家;不许官员扰乱百姓,鼓励农业生产;削减公务员队伍,严格对官员的考核等等。
全国呈现出东晋以来少有的欣欣向荣景象,然而昙花一现,如流星划过夜空。到了325年,也就是平定王敦之乱才过了一年,明帝就去世了,只活了27岁。5岁的太子司马衍继位,为晋成帝。
明帝年纪轻轻为什么就死了呢?传说和一个绝色美女有关。
(未完待续)
景点热荐
万景园
NO.1
NO.2
NO.3
NO.4 南京夫子庙的这条小巷带你穿越时空,品味六朝文化!
NO.5 司马睿有了“新欢”立马抛弃“旧爱”
NO.6
NO.7
NO.8 在古代,重臣最怕“加九锡”?
NO.9 这位特立独行的驸马爷,藐视一切世俗的规矩。
NO.10
NO.11
NO.12
NO.13
NO.14
NO.15
NO.16
NO.17
NO.18
NO.19
NO.20
NO.21
NO.22
NO.23
NO.24
NO.25
NO.26
NO.27
NO.28 袒腹东床的王羲之被人相中做女婿,这位老丈人不简单
NO.29 娇妻骗到手,虎口险逃生,卧底打得一手好牌!
NO.30 王允之机智脱身,揭王敦谋反企图
NO.31 明帝孤身探敌营,勇气了得!
NO.32 算命大师郭璞的悲剧(上)
NO.33 算命大师郭璞的悲剧(下)
NO.34 天仙如斯配、窦娥如此冤——干宝和他的《搜神记》
NO.35 古今中外的王妃似乎大都命运波折
NO.36 王敦病死,王含醉生梦死(上)
【听历史·游南京】系列:“长江岸边说六朝(东吴、西晋)”回顾
第21期 第22期 第25期
第28期